黄河岸边护鸟人
2019-12-17 20:24:31 179220
  • 收藏
  • 管理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多年来,黄河保鸨人这支志愿者队伍以“一个都不能少”为口号,通过志愿巡护、入户普法、环境宣教、协助警方出击等多种渠道,尽可能让飞来越冬的大鸨等鸟类能够一只不少地在来年春季安全返航北方。志愿者们的努力得到了当地林业部门、森林公安的大力支持。黄河边的这群保鸨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社区生态治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

      1. 给大鸨温暖的家

      黄河滩的冬夜,总是格外的寒冷,但在河南新乡黄河湿地一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群冒着严寒保护越冬候鸟的志愿者的身影。

      迁徙至黄河滩越冬的候鸟中,有一种鸟叫“大鸨”,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由于栖息地丧失、工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盗猎与投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鸨的东方亚种成为鸟类中的“大熊猫”,数量日渐稀少。

      作为陆地上最重的飞行鸟类之一,一只成年雄性大鸨体重能达十多公斤。它们的翅膀若充分伸展开来,可达约两米。这种杂食性的大型地栖鸟类栖息需要广阔的平原、草地或田野。

      河南新乡市长垣县的黄河湿地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大鸨(东方亚种)等远道而来越冬的候鸟的栖息地。为了生存,每年11月初,它们从蒙古国、内蒙古等地飞到黄河中下游的河南段来,第二年3月中旬左右,再飞往北方的繁殖地。盗猎分子瞅准了它们的习性,常常闻风而至。在黄河岸边与盗猎分子作斗争的力量中,不仅有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森林公安,还有民间志愿者。

      宋克明今年55岁,是长垣县一名普通农民。一说起大鸨,他的眼睛就闪闪发亮。这名憨厚的河南汉子,已经守护这些远道而来的鸟儿20多年了。谈到为什么要保护鸟类,他说,小时候,这一带的候鸟特别多。但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他在参与环境调查时突然发现,黄河湿地一带居然没有看到多少大雁了。

      “我是个普通的农民,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我觉得每一个物种的灭绝,肯定都会对自然界造成很大的影响。就冲这一点,我也要继续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我想给大鸨一个温暖的家。”宋克明说道。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宋克明一人。很快,当地志同道合的人们自发地组成民间保护团队。2016年4月18日,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基金会的支持下,当地正式挂牌成立了一个社区保护地“中华大鸨保护地·长垣”。

      2. “迁徙”的护鸟人

      宋玉杰也是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过去5年来,他自己也像“候鸟”一样,每年随着大鸨等候鸟 “迁徙”:半年在外省打工,半年回老家护鸟。“我做志愿者,真是尝尽了酸甜苦辣”,宋玉杰说,尽管不易,但是几年下来的保护成果让他颇感自豪。“附近几个县盗猎分子都听说过我,我只要在这儿,他们就不敢出去。保护候鸟我是认真的,也很玩命,发现哪里有投毒迹象,我可以整夜整夜地藏在那里等投毒人出现。不管他们人再多,我从未畏惧过,因为我一身正气,胆气壮。”他说。

      2018年10月7日,迁徙候鸟的“先头部队”飞抵了黄河湿地,捕鸟人也蠢蠢欲动。大鸨生性呆萌,夜间骑着摩托车、头戴强光灯的盗猎者往往带着凶悍的猎狗,很容易逮到大鸨。最近时,强光灯只距离二三十米了,大鸨还在呆呆地观望。当晚,志愿者们在保护区发现并协助警方抓获盗猎者3人,缴获车辆1台,捕鸟网3张。10月10日,又是整整一夜的蹲守,最终抓获两拨捕鸟人,拆除鸟网4张,解救被捕鸟类29只。之后,志愿者向森林公安报警,将盗猎者及其作案车辆移交警方。2019年入冬以来,志愿者们在巡护中发现并移交执法部门十多起,长垣县刑事立案两起,封丘县刑事立案三起,兰考县林业执法部门对9名盗猎嫌疑人正在调查中。

      “我对野生动物和候鸟的感情深厚,对它们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当候鸟飞走时,我站在空旷的保护区,心里很失落,很想追随鸟儿北上。待来年鸟儿即将飞回来的时候,我就早早地结束打工回家,在老家开始宣传保护鸟类,等着候鸟飞来。”今年10月初,宋玉杰再次结束了在广东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为保护候鸟志愿巡护。明年3月份候鸟飞走后,他将重新出去找活儿。

      午后开始巡护,直到翌日凌晨天蒙蒙亮才回家睡觉,这已经成了宋玉杰和很多志愿者冬季的生活日常。宋玉杰指出,只有发动更多志愿者联系公安巡护,开展实实在在的打击才能有效地遏制盗猎分子。从10月8日至今,这群志愿者们为守卫候鸟巡护了上万公里,出动志愿者上百人次,足迹遍布长垣、东明、兰考、封丘和开封等周边地区。

      3. 跨省联动共同守卫

      保护大鸨这类迁徙的候鸟,绝不是一地、一支队伍可以完成的,跨地域联动巡护非常重要。越来越多黄河沿岸地区的爱心人士,受长垣野保志愿者的影响,也加入到了爱鸟、护鸟的行列中。

      豫鲁交界的这段黄河,往西是河南长垣,往东就是山东的菏泽。黄河在豫鲁交汇的这片大地上,冲刷出一片南北近百公里长的滩涂,在这片滩涂上,长期以来栖息着大鸨和雁鸭类等各种各样的野生鸟类。

      李海洋是山东菏泽的一名公安干警,工作之余,他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鸟类保护上。

      他与野生鸟类的缘分始于2008年。一天他去集市上,发现有一名农民在卖猫头鹰(短耳鸮),这只鸟儿的一条腿被绳拴着已见肿涨。他马上阻止了这起买卖,并救助了这只鸟儿。从此,他逐渐走上了保护野生鸟类的道路。

      2015年在一次候鸟保护会议上,李海洋认识了宋克明,听他提到大鸨的状况不好,当宋克明提议说,“你在救助猛禽的闲暇之余,能否组织一些志愿者,我们黄河两岸的人共同做保护工作?”时, 李海洋欣然应允。然后,他应邀去长垣观摩、学习如何在白天或晚上进行巡护,回来就开始行动起来。

      随着东岸野保志愿者的不断加入,豫鲁黄河两边民间保护力量形成了夹击之势,在过去三年多创下了不斐成绩,成功地协助执法部门破获了数起盗猎案件,有力地打击了盗猎分子的嚣张气焰。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片黄河湿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大鸨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

      今年11月份第一批抵达的大鸨有220只。近日连续观察发现,今年来新乡黄河自然湿地越冬的大鸨创下了新的纪录,已经超过500只。

    (责编:孟哲、王静)
    生态环境产业网(www.sthjcy.com)——有爱,有环境,有美好未来
    上一页:北京普降中雪 下一页:古老母亲河迎来历史新机遇
    全部评论(0)
     
    网页即时交流
    QQ咨询
    咨询热线
    020-28998648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